科左中旗坚持“以人为本,绿随人走”的工作原则,把造林绿化作为优化产业结构、助推群众增收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,大力开展“绿色左中、美丽乡村、多彩庭院”建设行动,全面启动实施了春季造林绿化“444222”工程,即绿化嘎查村400个,城镇新增绿地面积4000亩,栽植绿化苗木400万株;新建防护林200公里,空闲地板块造林2万亩, 扶持2万户发展庭院果树经济。截至目前,全旗已经投入春季造林绿化资金达到1.9亿元。
坚持绿化扩面与造林提质并举,为左中大地增绿。该旗在造林绿化“点线面”上下功夫,增强绿化空间的连续性,提高造林绿化效果。今年春季,该旗城乡造林绿化将栽植苗木400万株,其中柳树200万株、樟子松100万株、果树50万株、金叶榆及灌木等苗木50万株。旗财政专门划拨1000万元资金,专项用于植树槽的施工和整改。结合创建自治区园林城,突出保康镇扩面增绿、提档升级,从去年12月份开始,调剂100台大型车辆连续施工3个月,开挖土方60万立方米,全面完成了达尔罕森林公园、如意湖湿地公园、玉带河公园及10处街角公园绿化工程的前期整地、填方垫土等工作,并同步推进保康新城区、工业园区、物流园区绿化工程,年内保康镇区将新增绿地面积4000亩,相当于过去镇区所有绿地面积的4倍。同时,全力抓好巴彦塔拉、花吐古拉等镇区绿化,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。
注重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,为结构调整加项。 在实施好科尔沁沙地“双千万亩”综合治理工程的同时,切实转变“为造林而造林”的模式,把造林绿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,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升级为结构调整、富民增收工程。
在现有5000亩育苗基地建设规模的同时,通过资金扶持、政策引导等措施,引导和带动农牧民培育苗木、打造苗圃,新建30个育苗基地,建设规模达到1.5万亩;继续提升敖包苏木1000亩果园、希伯花镇1000亩锦绣海棠等果树基地建设规模,年内发展果树基地面积达到8000亩,新栽、补植果树苗木20万株;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,通过耕地、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实施,年内完成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。
推进生态文明与宜居宜业同步,为美丽乡村添彩。 坚持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、见缝插绿,实现“建设一条绿带、链接一批村庄、带活一方经济”的效应。在全旗555个嘎查村推行了农户院落“十有、四区”建设模式,切实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生活环境,进一步提高群众素质和文明程度。围绕补齐重点路段绿化短板,实施乡镇之间公路主干线造林绿化工程,对旗内120公里环线,采取分段方式进行完善,补植补造26公里;实施村屯、村地连接线造林绿化工程,绿化村与村路防林连接线、村与地农防林连接线121公里、护村林31公里,绿化面积2000亩,栽植柳树、杨树等苗木20万株。同时,高标准实施玉米集中连片膜下滴灌项目区、舍伯吐镇高标准农田配套等农防林建设工程130公里。
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,为贫困群众创收。 将造林绿化作为促进贫困户脱贫的民生工程、发展工程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创新“以育代造”绿化模式,充分利用村屯周边的空闲地见缝插绿,大力推进村边、街边、路边,废弃地、村取土坑洼地、荒地等“三边三地”板块造林,以樟子松绿化苗木为主,加大栽植密度,栽植五年生樟子松苗木100万株,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。成林后,按照作业设计间掉一半出售,按照每株市场价格200元计算,50万株樟子松以育代造创收1亿元。创新“庭院果树”绿化模式,坚持以绿促增,针对全旗农户庭院面积过大、不易治理等实际,结合农户院落“十有、四区”建设,实施庭院美丽增收工程,引导和支持、鼓励群众栽植果树,发展庭院经济。重点在庭院较大的2万农户中每户栽15株果树,栽植果树苗木30万株,绿化面积1万亩;按每株产量100斤、每斤按照市场价5元计算,30万株果树、1万亩庭院经济预计增收1.5亿元。
|